中央1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,今年文件将带来哪些新的机遇?


2018年,中央颁布了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,意见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

2018年,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绩,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,乡村振兴开局良好。农业生产再获丰收, 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,连续7年稳定在1.2万亿斤以上,肉蛋奶、果菜渔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裕。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6%,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。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,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,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。农业农村稳中向好,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“乡村振兴最核心的就是土地问题。”

2018年1229日,最新修订的《土地承包法》正式发布;此外,2018年底进行的人大常委会议,还对《土地管理法》的修订进行深入探讨。农村要振兴,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。

 

承包地改革在前几年已初见成效,各地的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活跃,新版《土地承包法》则是从法律层面把改革成果确定下来;而接下来,新版《土地管理法》还将进一步推动宅基地改革、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等,总体目标是全面盘活“三块地”。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放活宅基地使用权,以及村集体开发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,给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用地支撑,同时也让农民能够直接享受土地变现带来的红利。

作为2019三农硬任务之一,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进入深入施工期。

2019年将着重推进四项改革:一是按期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;二是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;三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;四是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。据悉,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基础的工作,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将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截至2018年底已基本完成。

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让我们看到很多新的希望。未来土地可以抵押贷款,农民土地使用权可以入股等等,土地价值将得到市场化的肯定。

美丽新乡村创始人刘让喜认为,农村的脱贫要靠土地,而拓宽土地政策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对象,只有将土地利用起来,发展经济引进业态,农用地是万万不可以动用的,但是闲置的宅基地可以,改造成乡村业态,打造不同的乡村业务,农民在家就可以收租金分红了。

 

  • 2019/2/21
  • A+